亚洲高山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导致了冰川发育所需的低温,使得冰川平衡线高度低于发育冰川的地势高度,进而孕育了中低纬度最广泛的冰川。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亚洲高山区气温正在不断升高、冰川平衡线高度持续上升,冰川积累区面积不断缩减。一旦冰川平衡线高度达到或超过冰川顶部,冰川将不可逆的加速消融直至消亡。因此,在当前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明确亚洲高山区冰川未来变化趋势及幅度,对丰富和理解亚洲高山区水塔失衡失稳的科学内涵、过程机理、减缓和应对这一演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近日,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227期发表的论文“Changes in equilibrium-line altitude and implications for glacier evolution in the Asian high mountains in the 21st century” 21世纪亚洲高山区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及冰川演化趋势),基于CMIP6模式数据,预估了亚洲高山区温度、冰川平衡线高度以及冰川积累区在1979-2100年的变化趋势,初步揭示了亚洲高山区冰川到本世纪末的演化方向和趋势。

 

研究首先明确了亚洲高山区温度在1979-2100年的时空变化。相对1850-1900年,亚洲高山区年平均温度已经在2016年升高了1.5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情景下亚洲高山区年平均温度都将在2028年左右升高2,而2040-2060年将分别升高2.512.843.083.39℃,到2080-2100分别升高2.653.765.356.441




1 不同情景下 亚洲高山区 2015—2100年多模式集合平均年均地表气温的线性变化趋势 以及 1850-2100年 亚洲高山区 不同情景地表气温相对于1995—2014年的变化,观测值为青藏高原66个台站年均气温的平均值。

 

2015-2100亚洲高山区冰川平衡线高度都表现为升高趋势2),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平均的平衡线高度2015-2100年变化趋势分别为5m/a8m/a10m/a相对于1995-2014年2040-2060亚洲高山区平均配合新高度分别升高284m、320m和403m,而到2080-2100年分别升高447m、666m和871m。

 

 

 

 

2 不同情景下亚洲高山区冰川ELA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a-d),以及1979-2100年空间平均的ELA随时间的变化(e).

 

 

随着温度和冰川平衡线的升高,SSP2-4.5情景下,到2040-2060年和2080-2100年,亚洲高山区冰川积累区分别只2.8×104km21.8×104km2。而在SSP8-8.5情景下,到2040-2060年和2080-2100年,积累区仅剩2.1×104km20.5×104km2。到本世纪末期,预估除天山、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高山区外,其他地区冰川积累区都将消失SSP2-4.5情景下,当全球平均温度分别在20302052年左右比工业革命前升高1.52时,青藏高原气温将比工业革命前分别升高约2.12 ℃2.86 ℃,此时对应的冰川积累区面积分别为3.9×104km22.3×104km2,冰川积累区面积比2015年将分别减少15%48%。全球平均温度控制在1.5以内,与控制在2以内相比,对亚洲高山区的冰川而言有着本质的不同。   

 

亚洲高山区的冰川正在和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已造成冰川景观和冰川地貌的快速改变, 以及冰川淡水资源的减少, 并引发了与冰川急剧消融相关的灾害。为应对冰川变化带来的影响,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对亚洲高山区冰川动态变化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特别是建立冰川-气候-水文之间的定量关系,最终提高对冰川变化的预估能力,以更好的评价和应对冰川变化引起的各项后果。

 

3  亚洲高山区冰川积累区在1980-1984和2016-2020(a),以及SSP2-45(b)和SSP5-85(b)情景下分别在2041-2060年和2081-2100年的分布

 


中文版: 段克勤, 姚檀栋, 王宁练, 石培宏, 孟雅丽. 2022. 21世纪亚洲高山区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及冰川演化趋势.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2, doi:10.1360/SSTe-2021-0330

英文版: Duan K, Yao T, Wang N, Shi P, Meng Y. 2022. Changes in equilibrium-line altitude and implications for glacier evolution in the Asian high mountains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5,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21-9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