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地理科学系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共分为12个小组进行,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一、答辩时间
2025年5月21日(周三)下午14:30-18:30
二、答辩分组及地点
第一组(19人):文渊楼 1402
成员:张正偲(组长)、程颖、李超(联络人)、崔天啸(秘书)
学生名单:严伟锋、斯朗旺加、宋子童、孙继明、张季阳、马宏博、李文韬、冉阳、黎健军、骆信谕、米玛旺久、高俊阳、刘甄、罗永春、刘思远、王洲、杨赛洋、白晓斌、云彪
第二组(19人):文渊楼 1403
成员:户清丽(组长)、李武斌、李胜利(联络人)、李思雨(秘书)
学生名单:陈亚辉、李金镯、陈生亮、叶尔然·叶尔江、安国栋、张玉、郭雅欣、蔡昕洁、廖增茹、李欣颜、王雨倩、龚珺涵、谭福敏、邓宛婧、王丽莎、蒲俊彤、杨思思、聂园、尹婷婷
第三组(19人):文渊楼 1404
成员:殷淑燕(组长)、黄晓燕、董瑞杰、南维鸽(联络人)、韩立(秘书)
学生名单:安冉、刘力菲、秦珍燕、陈锦垚、强巴卓嘎、阿旺曲尼、苏潇语、彭莹颖、李欣雅、邢雨梦、李玉娜、张向丽、张伟业、王树花、热娜古丽·阿卜拉、汪睿欣、马思芋、张松石、袁馨瑶
第四组(18人):文渊楼 1405
成员:王浩(组长)、王景芝、郭芳(联络人)、罗颖(秘书)
学生名单:姚姣仰、赵娜、迪丽娜·阿不地利白尔、杨景红、李菁菁、白佳慧、热比耶姆·麦麦提艾力、陈丽燕、叶尔巴根、方彤、贾冬阳、乔健淞、曾泳棣、明召、格桑多吉、杜佳宇、白治远、张佳
第五组(18人):文渊楼 1409
成员:胡光印(组长)、李瑜琴、肖舜、陈明玉(联络人)、张碧优(秘书)
学生名单:林文韬、祁明浩、马林、蒋博、姜贺浩洋、代玉慧、赵弘泽、林艺、张舒予、刘宁、白芸上、黄湘雯、李楠茜、童瑶、李雨桐、舒伊恬、索元祺、马玉婷
第六组(18人):文渊楼 1410
成员:周亚利(组长)、刘俊娥、曹立国(联络人)、陈晓琪(秘书)
学生名单:陈毅、赵欣阳、黎云曦、陈梦娇、冯艺珈、周慧、李慧敏、刘紫依、布筱苑、马吉丽、段丹丹、冶晓霞、德吉措、童小霞、麦艳木姑·艾麦提、吐尔逊阿依·麦麦提吐尔逊、阿斯耶·毛拉、古扎丽阿依·艾山
第七组(18人):文渊楼 1411
成员:赵振斌(组长)、郑伟、李双双(联络人)、雷云竹(秘书)
学生名单:陈孜轩、马悦、恩克尔·巴合提别克、萨尔姑丽·吾守尔、陈薪茹、朱嘉琦、张天翔、热伊来·依力穆、王辰亦、孙嘉仪、张雪宁、王高升、刘瑶兵、余青毅、杨梓娴、侯亚楠、卜艺菲、王梦
第八组(18人):文渊楼 1414
成员:马蓓蓓(组长)、李春越、朱冰冰(联络人)、李享(秘书)
学生名单:赖昶晓、李煜彬、穆岚、刘楚茜、苏晨曦、魏雨嫣、丁嘉乐、帕提曼·吾斯曼、许稼方、陈鹏、吴钰洁、高若晗、张嘉璐、何沐清、吴婧、涂若姿、王羽杉、杨鹏玉
第九组(18人):文渊楼 1415
成员:张立伟(组长)、张苗、尚溦(联络人)、孙语涵(秘书)
学生名单:王湛蓝、马荣、冯琴琴、王峙森、靳若彤、焦婉皓、王智勇、巫艳姿、黄金莹、何倩瑶、王一乐、吴婧妍、葛一凡、王燕、马依凡、许雅涵、王一卓、张惠卿
第十组(17人):文渊楼 1416
成员:程林(组长)、刘护军、张凌楠(联络人)、李甜(秘书)
学生名单:李珏、刘文慧、孙馨蕊、陈宇锋、杨宜蓁、龚晓念、杨奕璇、张雪芽、李雪梅、赵璟、邓梦灵、曹汝曼、王雨晴、刘静萱、陈文捷、赵敏、段佳怡
第十一组(17人):文渊楼 1417
成员:查小春(组长)、殷江滨、杜林蔚(联络人)、徐杨(秘书)
学生名单:蒋佳玉、刘何禹、李姝妤、李甜甜、贾萱、袁祥龙、姜莹莹、李佳音、王聪聪、魏思榕、陈兰茜、李芝墨、毛舒瑜、谭璇、张雅娟、雷芳英、郝心雨
第十二组(18人):文渊楼 1418
成员:周忠学(组长)、杨林海、肖锋军、宋永永(联络人)、郭欢(秘书)
学生名单:郭轩瑞、隆文德、孟于博、黄铭轩、王鸿阳、任镁烨、冯楚愉、陈扬、朱玥妤、邹丽菊、严昊清、延啸衍、侯聪颖、席颐雯、王思雨、俞向荣、张佳雨、王子泓
三、答辩实施流程及安排
(一)答辩实施前
1. 各组学生名单第一人为所在小组学生组长,负责配合答辩秘书完成本组答辩事宜。
2. 各组答辩学生最迟于正式答辩前一天将相关纸质材料备齐,具体要求见下:
(1)定稿论文纸质版(一式五份,根据答辩组老师人数而定,黑白双面打印即可,答辩时分发给答辩组老师翻阅。答辩当天学生组长于正式开始前收齐答辩组学生纸质论文,按答辩顺序排好,并在纸质论文右上角标注数字答辩顺序,分发给答辩组老师,每位老师一套材料。)
(2)答辩申请表(一式一份)
(3)其他归档材料(相关要求另行通知,答辩时暂不提交)
3. 各组答辩老师倒数第二人为所在小组答辩联络人,负责联系答辩组各位老师;最后一人为所在小组答辩秘书,负责协助答辩组安排完成本组答辩事宜。
(二)答辩实施时
1. 组织本组答辩学生有序参加答辩过程(请以公布的学生名单为序)请秘书在答辩开始前10分钟宣读答辩过程注意事项:
(1)答辩过程为:要求每个学生用PPT进行汇报(汇报5分钟,回答评委提问5分钟,每人答辩时间请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答辩学生请委托其他同学为自己做好答辩记录,内容包括:本人在答辩过程中评委提出的主要问题,回答的要点及整个答辩过程的简要情况。
2. 答辩过程中各组答辩学生互相拍照记录,每位学生1张照片,用“所在系-答辩组-学号-姓名”命名(示例:地理系-第1组-42109999-王小小),学生组长收齐后,提交给各组答辩秘书;答辩秘书收集并记录各个答辩学生的最终答辩成绩;
3. 各组答辩结束后,答辩老师(组长)向本组答辩学生宣读答辩结果,确定优秀学生和不通过学生名单;
(1)由各组学生组长收齐本组答辩通过学生的《答辩申请表》,并将其提交至对应的答辩秘书;
(2)答辩秘书收到《答辩申请表》后组织本组答辩老师成员填写完成此申请表的相关页:第7页“审阅人意见”由该论文答辩小组填写并签名;第9页,记录人(签名)处由各组答辩秘书签名;第10页 表7 由论文答辩小组成员签名、答辩小组组长填写意见并签名,院(系)答辩委员会意见空着不填,最终形成已签名的《答辩申请表》;
(3)答辩秘书将答辩通过并已签名的《答辩申请表》返还给对应学生。
(三)答辩实施后
1. 各组答辩通过的学生继续填写完善《答辩申请表》第7页“表5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等内容,等待后续通知回收;
2. 答辩秘书填写答辩后相关材料(见附件2),包含答辩成绩汇总表(优秀毕业论文一般不应超过本组毕业论文总数的10%,四舍五入),完成后连同答辩过程照片以“所在系-答辩组-答辩秘书姓名-答辩材料”命名;
3. 最后答辩秘书将以上材料(答辩过程拍摄的照片和答辩情况汇总表)于5月26日前提交至邮箱:yangljwork@vip.163.com,邮件主题:××系第×组本科毕业答辩材料。
四、有关说明
1. 由于每组学生较多,请各位同学提前到场,做好将答辩PPT拷贝至电脑上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正式开始答辩时能有序进行。
2. 本次答辩通过的学生答辩结束后继续按照反馈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论文,等待后续通知收集材料归档。
3. 本次答辩不通过需继续修改完善论文,参加第二次答辩,二次答辩等待后续通知安排。